击力强度,怕不是一轮下去,盟友意呆利海部连挂白旗的机会都没有,当即消减发射量,调整为0.5个基数。
“报告,意呆利发来呼叫,要求我军交出徐飞,并立刻返回汉堡港。”
“发射!”
“收到!”
“准备就绪。”
“确定发射。”
“3、2、1……”
排水量高达8.8万吨的维拉迪摩,犹如被手指轻轻按了一下,整体向下压,荡起一圈圈波浪。
同时,8枚一米直径的火箭,喷吐烈焰冲天而起。
2秒初加速,5秒进入音速,15秒达到3马赫,30秒达到6马赫……
意呆利海部被锁定的第一时间,就开启反导系统,憋了足足30秒后,十枚反导导弹慢吞吞升空。
徐飞丝毫不担心对方打到维拉迪摩,拿着望远镜瞧瞧水面,发现看不清,干脆开启小地图,观察双方的对轰。
己方的火箭挂载弹头,虽然是战争史上最初级的玩法,但这依旧是战争领域的大杀器。
不仅可以拐弯,还可以丢弃次级箭体当做诱饵,甚至可以在被拦截的时候,将导弹送出去,然后自爆,摧毁敌方拦截导弹,确保弹头沿着抛物体轨迹继续飞行,直到击中目标。
只要火箭发动机跟得上,性能远超最近开始兴起的巡航导弹。
唯一缺点是,一枚需要1000万美刀。
当然,这是对外报价,自家造这玩意,只需要钢铁+稀土+燃料+能量。
思索中。
己方v3max已经飞行160秒,跨越了172海里,约320公里。
与之对应,意呆利反导导弹,用了130秒,跨越26海里,约48公里。
虽然双方速度不对等,但双方迎面飞行,只要意呆利将v3max的轨道计算正确,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