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内阁首辅洪承畴上疏,言此次下西洋以天津为起始点和终点。
此次下西洋由十二艘吨位为三千吨的丙等巡洋舰护航,坐船为五千吨的乙等巡洋舰为主船,随行水兵六千二百人,商用轮船六十艘,民夫两万人。
途中将会访问朝鲜、苏禄、勃泥、甘孛智、暹罗等五个外藩。
以及周国、蜀国、福国、韩国、赵国、楚国、晋国、代国、秦国等二十七个藩国。
另外,小西洋、昆仑洲等地的藩王和郡王都需要前往邻近的沿海藩国国都,接受朱和垠的召见。
总之,除了朱和垠已经出巡过的齐国外,大部分藩国都需要在此次下西洋中拜见朱和垠。
尽管朱和垠是他们的子侄辈,但这就是朱由校给他的权力。
消息传开后,似乎是不想被自己看不上的朱常洛一脉用曾孙辈羞辱,一辈子不得志的福王朱常洵以七十六岁的高龄,于四月二十五日薨逝。
这条消息由小西洋监察使司送回京城,消息传入宫中时,朱由校正在研究哈剌温山的“天阁”怎么建造。
得知朱常洵去世,尽管对方曾经羞辱过自己,但朱由校还是给了朱常洵一个比较好的谥号。
五月初二,礼部派人乘火车抵达恒河城,随后换乘船只前往福王都洛邑。
经过百官提议,皇帝敲定,老福王朱常洵被追谥号为“福定王”,五十四岁的福王世子朱由菘即福王位。
六月初五,皇太孙朱和垠于天津港登船,大明天启年间第四次下西洋揭开序幕……
“呜呜——”
“走了……”
望着那驶出港口的舰队,站在码头边上的朱慈燃有些愣神。
他没有于朱和垠见面,而朱和垠这一去,恐怕需要一年才能回来。
尽管朱慈燃对朱和垠的性格有些不喜欢,但他毕竟是一个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