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校这话是有依据的,因为一包七十三万人都是南京在籍人口,而不包括许多流动打工的应天府、江南人口。
因此说是只有一百七十三万,但实际恐怕早已不下二百万人了。
不下二百万人口的城池,也难免说其是中世纪以来第一大城池了。
要知道此时的英国人口也不过才三四百万,一个南京城就等于半个英国。
况且就繁荣来看,南京的繁荣可谓世界鳌头,从去年九月末到今年九月末,南京城为皇店、应天府衙门就间接、直接缴纳了一百四十余万两税银。
在大明田赋商税合计才七千万两的情况下,一个南京城就占据了大明2%的财政收入。
并且这还只是火车通南京后的第二年,等之后松江府上海县到四川成都府成都县的铁路贯通,恐怕南京还要更上一层楼。
因此,朱由校想要扩修外城郭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的。
在朱由校这么想的时候,御驾也抵达了紫金山,而相比他那不着调的好大儿,朱由校好歹准备了祭祀所需的各种祭祀用品。
在简单的祭祀了一下大明太祖高皇帝以后,朱由校也和朱慈燃走着一样的路线前往了南京皇宫。
一进南京皇宫,他就看到了许许多多坍塌的宫殿。
不过与朱慈燃的热血上头不同,朱由校倒是笑得十分开心,因为坍塌的越多,需要他修建的地方也就越多。
这么想着,他也下了御驾,在南京皇宫之中走动了起来。
不得不说,由于嘉靖朝以后的财政吃紧,大明除了在高拱、张居正执政期间小规模修葺过南京皇宫以外,其它时候都只能说是缝缝补补。
由于南京城只能截留一成赋税,因此能用的税银是很有限的,每年三千两顶多就是维持没有坍塌的宫殿不会坍塌罢了。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