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庙堂新气象

第五百六十二章 庙堂新气象(5 / 10)

路。

哪怕当地的百姓已经适应了给人打工,当佃户的日子,但这样的日子只能维持温饱和日常的花销,想要致富是不可能的。

百姓没有存银,若是江南经济一直好下去那还可以,可江南的经济说直白些就是靠纺织业在支撑,一旦大旱来临,桑树旱死,那引发的可不仅仅是几万、几十万人的失业。

当数百万人失业,并且还没有存银来抗灾,那朝廷就得为江南的畸形经济付出代价。

“江南御马监的纺织场有多少家了?有多少工人?”

朱慈燃吭哧吭哧骑着车,询问了一嘴刘顺,不过这个问题刘顺也回答不了,他努力回想过后才回答道:

“天启十五年的时候,好像就已经有二百余家,五十几万工人了。”

“这么多?”听到皇店的纺织场居然养活了五十几万人,朱慈燃有些惊讶的回头,刘顺也借机解释道:

“本来以国朝的情况,在不影响百姓男耕女织的情况,应该只能募工二十几万才对,不过小西洋那边多了几千万人,加上海外的百姓也需要白布,所以募工便多了。”

“纺织场的工价倒是一直固定,每日二十文,十日一结,辰做酉归(7点-17点)。”

刘顺解释了一下纺织场的待遇和工作时间,朱慈燃闻言也好奇道:“休息呢?没有休沐吗?”

“这……”听到这话,刘顺有些尴尬道:

“殿下,朝廷要养的工人可太多了,各个工厂加起来,不少余四百万人,若是让他们像官员一样沐休,那朝廷每年得多拿出四五百万两银子来发工钱。”

“他们拿了四五百万两,那朝廷就少了四五百万两,几条铁路就得停工。”

刘顺道出大明财政窘迫的事实,朱慈燃这时也才反应过来。

说到底,皇店各地工厂开出的条件都是优于当地的,在眼下这个时代,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