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免有些唏嘘。
简单的资源调配,大明就收获了这么多税收,这其中火车和轮船出了多少力,朱由检比谁都清楚。
今年还不是大灾最厉害的时候,因此在见识到了火车和轮船的运输力后,朱由检也对王承恩说道:
“让工部加紧铁路的建设,各地船厂也加快速度建造轮船,煤场的采煤速度也得跟上。”
“是……”王承恩作揖应下,朱由检也看向了其它的奏疏。
截止天启十六年九月末,大明的人口是接近一亿六千八百万人,田地数量是接近九亿三千四百万,人均耕地五亩半。
从天启元年的“人均”十四亩到现在的人均五亩半,这不是国力的下降,而是大量隐户被清查出来后,大明的一个“较为真实”数据。
朱由检很清楚,大明真正的人口数目还没有出现在他的眼前。
就拿眼下的这一亿六千八百万人口来说,有近两千五百万人是曾经的“外国人”,属于大明的人口只有一亿四千三百万人。
这么一看,似乎和朱由检估计的一亿五千万人口很接近了,但问题人口是会增长的。
如果说天启四年以前,边塞还面临着北虏和建虏的威胁,那从天启六年开始,大明基本都保持着向外开拓,挤压的战争手段,大明境内人口根本没有遭遇战乱。
原本应该饿死几千万人,瘟疫屠杀几千万人的局面也没有出现,因此大明的人口实际一直在增长。
十年的时间能增长多少人口不用多说,对于眼下大明的人口,朱由检保守估计是在两亿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人口数量来推断,那大明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四亩六分不到。
当然,这是纸面数据,真实情况是今年遭灾绝收或减产的田地数量在两亿三千多万亩,其中经济作物还占据了一亿三千多万亩,大明百姓的人均粮食只达到了五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