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车子,至于前面的锦衣卫则是不用多说。
四人一车的场景再现,他们从崖州县城外的集镇,沿着海岸线向着东边骑去。
近七个月的骑行,让朱慈燃和刘顺已经适应了骑行的乐趣和辛苦,当然和他们一样适应的,还有远远跟在他们身后,那一群干瘦、梭黑的锦衣卫与太监。
朱慈燃看着手中的《大明报》,对于他来说,这和《邸报》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直白的白话文讲解了朝廷的政策,并且通篇用了大量的简体字。
对于正面四大板块的政策,朱慈燃没有细看,因为他粗略一看,基本都是他在齐王府处理奏疏时大概看过的。
也就是说,大明去年年末的政策,直到现在才执行,有的政策,距离奏疏上交已经过去了近一年。
这样的办事效率在后世看来很慢,但在交通不发达的这个时代,已经很快了。
朱慈燃将注意力放到了《大明报》的背面,而背面也张贴着广州各府、各县的募工需求和条件。
他只是草草一看,看到的却是清一色的皇店和御马监工厂募工需求,少有民间商贾张贴求工。
这并不奇怪,因为眼下是农闲时刻,许多民间商贾都早早招募了长工,自然不会在八月这种时候募工,只有在不断扩产的皇店需要不断募工。
【昌江石碌铁矿募矿工六百人,卯出酉归,黑白两班,每日工钱三十二文,十日一结,要求十六至四十五岁,身高五尺以上,提供食宿三餐】
【陵水惠民药房募药田学徒三十人,卯出酉归,每日工钱十一文,十日一结,要求……】
【海南县海口码头募力工二百人,卯出酉归,每日工钱十六文,十日一结,要求……】
【文昌县……】
朱慈燃大致看了看募工条件和要求,其中“卯出酉归”和“十日一结”基本是常态,而据他所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