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恍若隔世

第五百三十二章 恍若隔世(5 / 11)

“官场的牧场出产多少耕牛马匹和羊群?”

“军马约四十万匹,驽马六十余万匹,挽马约一百四十余万匹,耕牛一百九十万余头,羊群约一千五百余万只。”

陆文昭的回应很快,这是因为朱由检出发前就让他去官场询问过了。

大明的官场,从天启十一年平定东北之后,重心就开始放到了畜牧业上面。

目前在关内的,只有一些山区里的家禽场和山坳、丘陵的养猪场。

这些官场的数量算不得多,但也不少,足有三千九百零六处。

大约克夏猪的育种很成功,目前三百零六处官场育有大约克夏猪一百五十三万头,本土猪七十二万头。

除此之外,官场还有鸡鸭鹅等六千余万只家禽。

这些家禽牲畜,基本不占用大明自己的粮食,所食用的粮食,都是印度厮当运往麓川的稻米。

这些稻米漂洋过海,到麓川时已经有轻微的异味,但是经过加工后,它们可以走陆路运给南方的牲畜使用,而北方的牲畜则是依旧食用麸糠制成的饲料。

这些牛羊牲畜和家禽,每年要吃去近五千万石饲料,但朱由检却毫不心疼。

说到底,这些被它们吃下去的饲料,有近七成都是产自印度厮当的粮食,留给印度厮当的土人,倒不如给大明的牲畜吃。

最少官场的牲畜能给大明的百姓吃,变相缓解饥荒。

在朱由检治下的大明朝,除了淮北大饥和旱情最严重的天启十四年,目前并没有哪里遭遇饥荒。

就连朱慈燃南游记里见到了许多白骨,他打听过后也是在天启十四年饿死,或者因为营养不良而病死的百姓,并且也局限于山西南部一带。

随着山西的百姓不断迁移前往关外,饿死人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关外的牧场都分完了吗?”朱由检处理着奏疏,嘴里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