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朱厚照那种花内帑修了一个二十四万两的豹房,结果被文官戳了百年嵴梁骨的皇帝,他这种生活不知让多少大明皇帝羡慕。
另外,国策只是一方面,六人担任阁臣的好处还有许多。
其中朱由检最为担心的军队,如果有六人坐镇,那基本不会有什么大事。
洪承畴能影响南军和西军,孙传庭能影响北军,吴阿衡和杨文岳能影响东军,而海军又有沉廷扬挟制,海外的藩王和卢象升关系不错。
这么一看,除了上直都督府外,其它的军队都能被这支阁臣队伍所控制。
这是一个维稳的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
作为内阁文臣,和军队走得这么近,万一出了一两个心怀不轨的人,那大明朝可就危险了。
不过,这六名阁臣的年纪都比朱由检大了十几岁,只要朱由检还活着,没有人会想不开的造反,除非他觉得他的影响力和军事能力超过朱由检。
不然,朱由检一旦返回大明,叛乱恐怕很快就会被镇压。
趋于这点,朱由检才敢放心的让六人入阁。
因此,辅臣的队伍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数,条件已经满足,朱由检是可以离开的。
之所以他没有离开,是因为第二点。
第二点的问题在于,即便有了辅臣,但大明的官僚体系依旧还处于党争之中。
之所以眼下的党争看上去不激烈,是因为朱由检在上面压着,不然以燕山派的体量,施凤来、顾秉谦等守旧的诸党早就被扫出朝堂了。
顾秉谦他们都如此窘迫,更别提手下治理都需要依靠燕山官员的六名辅臣了。
他们如果上位,肯定是不能控制燕山派官员的,甚至为了更好地治理大明,他们都得屈尊成为燕山派的一员。
想要降低燕山派的影响,就必须加入新兴官员,而新兴的官员,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