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多了。
至于齐国,七年后的齐国应该也能养民四五十万了,加上自己的工业区投建,恐怕齐国会先进入中农经济和大农场经济。
使用劳改工开荒,移民耕种,这个办法对于大明和各藩国来说都有用。
三个劳改工加一台拖拉机,每年就能开垦出十五亩耕地,养活三四个百姓。
这么看来,瀛洲的劳改工估计仅仅只只够齐国使用,毕竟还有铁路建设什么的等着他们。
想到这里,朱由检想起了麓川和南州、旧港的劳改工。
麓川和旧港还好说,倒是南州也差不多可以用劳改工加拖拉机这个组合来大批量开垦田地了。
“南州的情况怎么样了。”朱由检阔别多年,第一次询问起了南州的情况,这让王承恩也愣了愣。
不过,他很快从文册之中找到了关于南州情况的介绍。
“回殿下,眼下南州有三府九县,一共有流放之民四十七万有余,驻扎兵马共两营六千人,当地的土人劳改工有三十余万。”
“当地的耕地有八十六万余亩,尚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南海府(爪哇)供应。”
南州也就是澳洲,朱由检没想到,这群流放的贪官污吏能把南州搞得这么好,只是三年时间,当地耕地就翻了一倍。
照这架势来看,恐怕再过几年,南州就能对外输出粮食了。
“应该不可能……”朱由检想了想,否决的这个想法,因为他很清楚,在大明贪官的数量并不少。
按照九族迁移的标准来,每年被流放南州的人都有好几万人,现在虽然多了一个乌斯藏,但即便只有两三万人被流放,南州也需要增加十几万亩耕地才能养活他们。
最少在拖拉机投入南州前,南州应该只能自给自足,还做不到对外输出粮食。
不过即便如此,朱由检也十分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