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零九章 天启通宝发行

第五百零九章 天启通宝发行(6 / 11)

“依你们看来,国朝今日的新币兑换能达到多少?”

朱由检对京城百姓的期望很高,说到底还是因为京城人口太多,并且经济比大部分城池好多了。

五百万两的兑换额,平摊下来也就是每个百姓兑换四两多银子罢了,如果把官员商贾算进去,每个百姓甚至只需要兑换二两银子。

这对于日工价最低十五文的京城来说,并不算多。

不过,朱由检比较关心的是天下,毕竟只有百姓肯用新币,才能齐民编户来发放存折。

“应该不少于三千万两……”

董应举年纪最大,至今已经七十五岁,督管盐茶矿三司,他对大明的经济是最熟悉的,也知道新币不同于以前的钱币,不仅仅方便交易,成色也是极好。

江南的士绅商贾们不可能会因为抵制新政而抵制新币,这属于和自己过不去。

只要江南的士绅商贾愿意兑换新币,那新币推向民间的第一天要兑换三千万两面额的钱币并不难。

董应举所说的一切被毕自严和李长庚所认可,二人纷纷点头承认,但朱由检却皱眉道:

“按照你们所说的话,那金融司的存银,恐怕也不过就是几日时间就会被兑完。”

“回殿下,应该是如此。”主管金融司的李长庚颔首附和,同时也安慰道:

“不过请殿下放心,铸币厂如今每日铸币五千万枚,如果新币效果好,那可以先推行银币。”

李长庚建议推行银币是因为民间流通的铜钱很多,但银子却很少。

用银币把潜在的银子回收,然后可以获利一分银,也就是兑换出一千万两银子,朝廷就能赚十万两。

相比铜币,银币才是金融司回本的关键。

而且,哪怕铸造一百文的银币小平钱,那铸币厂每日也能铸出面额五百万两的银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