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超过五百万。
“最少还有二百万人要迁移关外……”
朱由检默默算了一笔账,随后他看向了毕自严:“如果河南、山东、北直隶遭遇大旱,那当地能养活当地的百姓吗?”
“这……”毕自严愣了一下,有些语塞,毕竟不知道旱情的情况下,他自己也推算不出来。
“殿下,不知道旱情规模的情况下,这很难推算。”
“不过,山东田地大部分都是水田,即便全省大旱,依托山泉河流,恐怕也能有大半田地可以耕种,养活七百余万人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河南和北直隶,应该也不成问题,受灾的人不会太多,仅瀛洲一省,应该就能供应粮食缺口。”
毕自严的回答让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到底朱由检为这场大旱准备太多了,尤其是在迁移人口这块。
天启元年,河南、山西、陕西、河西、山东、北直隶这一京五省的耕地是两亿二千多万亩,人口实际应该接近五千万人。
经过几轮的迁移,这一京五省的耕地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人口却下降到了三千六百余万。
虽说接下来北方几乎年年大旱,但依仗渭河、泾河、黄河、以及一些径流量较大的河流,这三千六百余万百姓即便无法全部养活,但只要迁移得当,那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北方的粮食问题,可以靠瀛洲和东北四省来弥补,现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南方。
南方的粮食问题想要解决,只能加快蒸汽机船的研发,大批量投入使用,将旧港到江南的航期从三个月缩短到一个月。
只要能做到这点,那旧港和交趾的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往江南。
但即便如此,江南的百姓想要吃饱,还是得看大明如何调控。
迁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朱由检要抓住这个机会,一口气把人口稠密的江南给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