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后者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完成了新型超导储能线圈的设计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软系统的研究了。
软系统的研究要比储能线圈还要复杂,还需要结合储能线圈的测试进行完善。
这部分工作是耗时最长的。
另外一个部分,制冷系统,相对就容易了,因为使用了新型高温超导材料,临界温度达到了147k,温度调节就相对容易了很多,只需要保证储能线圈内部温度稳定就可以了。
下一步实验组的工作就转移到软系统的研究中。
……
两个月后。
实验团队已经完成了储能线圈的测试工作,很大一部分软系统的设计工作也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准备制造出实验品了。
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虽然储能线圈的测试已经过完成,相关软系统也相对完善了,但线圈、检测器材、内部管道等,想要结合在一起,制造出对应的smes电池也很不容易。
在基础的设计上,还是要进行一定的修正、改进。
王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smes电池的使用场景,可不像是民用汽车或是无人机那样,制造好成品电池使用就好了。
smes电池,设计的目的首要是供给‘反重力飞行器,,后续论证可能会用于其他大型设备,甚至是大型军事设备。
那么smes电池要怎么进行整装?
王浩有些不确定,就干脆先放下电池研究问题,直接去了航空工业集团团队的实验基地。
这天他收到了航空集团团队的邀请,参加第一次‘反重力设备,的起飞测试。
其实并不是直接制造出了反重力飞行装置,就只是测试让‘反重力设备,设备升空。
所谓的升空,也只是脱离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