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诺贝尔级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王浩:我去评审汪承林?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诺贝尔级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王浩:我去评审汪承林?(4 / 8)

航天局那种以核心算法为中心的研究,才是最适合他们的项目。

……

从新建的梅森数实验室出来,王浩就回了办公室继续做研究。

他还找来了林伯涵。

两人就一起闷在办公室里,继续对新型几何进行完善。

这项研究进行的差不多了。

‘导体内部微观形态研究’是一个研究任务,但显然不是一口气全部能完成,因为‘导体’的覆盖范围太大了。

每一种导体,因为元素组成不同,形成的微观形态也不同,他们针对的只是‘单介质金属’的微观形态塑造。

王浩思考着说道,“对应实验来说,图形的上下也不是全封闭的,这一点必须要考虑。”

林伯涵道,“那就需要再添加一条定义,不过也简单,我们可以第三条方程为基础……”

两人继续研究起来。

这是最后的研究收尾工作,他们已经搭建出来框架,有什么要求就把内容添加进去。

等一切都完成以后,框架就构造好了。

王浩和林伯涵一起再梳理一遍,仔细分析后说道,“这个几何框架,每一条都符合实验预期。”

“以目前的数据和结论,已经不能再继续完善了。”

林伯涵也思考着说道,“再继续确实没什么意义了,除非是有新的要求。”

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构造单质金属导体通电时内部的微观形态,因为实验数据和结果是有限的,他们所构造的微观形态只是个框架,无法再继续进行完善。

这就好像是研究包含一条直线的平面。

通过一条直线的平面有很多,他们只是做出了这个定义框架,没有新条件的情况下,工作就无法再继续了。

但是,这已经是很大的成果。

其中牵扯到一大堆的数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