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就能把他们杀光,问题是,现在的强梁恐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强梁,有了数不清的豪族加入之后,强梁真的会变得非常的强大。
云初就搞不明白,自己当后军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的为皇帝守好后路,等到皇帝来到他的军中,他本该是中军的,薛仁贵应该变成后军,裴行检必然是前军,负责清扫皇帝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没想到皇帝现在自信心爆棚的厉害,直接将云初所部拆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为前军,一部分为中军,一部分为后军。
他觉得自己依靠手中的八万人,就能大摇大摆地前往泰山封禅。
云初一连上了三道奏疏要求皇帝慎重,至少在濮阳多待一阵子,等魏州,博州的事情结束之后,再前往兖州不迟。
奏疏被皇帝留中不发。
云初又建议,大军应该走濮州,过范县,经过阳谷,东阿,进驻济州城,如此,就能与身在魏州的裴行检,身在博州的薛仁贵始终相互呼应,并且在抵达济州城之后,就可以与平阴,肥城,泰山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应该是所有前往泰山的最优的一条道路。
奏疏还是被皇帝给拒绝了,云初不知道皇帝要干啥,非要走强梁遍地的郓城,梁山,平陆一带再进兖州,如此一来,前往泰山的道路变远了不说,还因为要路过巨野泽跟东平湖道路变得更加难走了。
二月的最后一天,重新成为军中主帅的云初不得不率军出发,前往濮州。
三月的濮州春雨绵绵,云初披着雨披骑着马在大队亲军的护卫下艰难的向东进发,身上的甲胄吸收了不少的潮气变得沉重了很多,最要命的是弓弦,弩弦都受潮了,每隔四个时辰,就要更换一遍。
八万人在一条破烂的官道上艰难的前行,这种土路,被雨水浸泡之后,再被前方的辎重车碾压一遍,基本上就成了烂泥潭。
皇帝巨大的銮驾变成了长安出品的四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