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都有可能存在雷区。”
“您喝水。”李学武将茶杯端给干爹,轻声应道:“您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
“我知道你在读大学。”
郑树森接过茶杯并没有着急喝,而是继续讲道:“但到了你这个级别,学历仅仅是锦上添花,核心较量还在其他。”
“第一,敏锐的洞察力要有,破译‘表面文章’的密码你要懂吧。”
他点了点沙发扶手,对李学武讲道:“‘原则上同意’这句话你不陌生吧?”
“是——”李学武笑了笑,已经是理解了干爹话语里的意味深长。
“人人都想当家做主,可真正当了一把手便能知道这家不好当。”
郑树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讲道:“一把手几年做下来,最大的作为可能仅仅就是平衡了多方的利益诉求,这都难能可贵。”
他看向李学武讲道:“等你去了辽东便知道,有数不尽的协调会等着你去主持。”
“干工作不是断案,我可不会各打五十大板。”李学武轻笑着讲道:“实事求是四个字还是要讲一讲的,不可能人人满意。”
“那你就要有危机处理能力了——”
郑树森见李学武有如此魄力和想法,既高兴干儿子不会流于庸俗,也担心他钢过易折。
所以他认真地讲道:“这也是我要叮嘱你的第三点,真遇到舆情发酵时到底是该递材料,还是递手绢啊。”
李学武默默点头,也在思考干爹话里所提到的情况,这在他去往辽东以后一定会遇到。他总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守门员吧。
“你进步的速度太快了,这条路虽然磕磕绊绊,可在其他人看来也是顺风顺水。”
郑树森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讲道:“人这一辈子谁都跳不出名利二字的圈子,但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家都把你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