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周六日。
能见着周常利也是偶然,打量了这小子一眼后,他才知道周常利此次回京还别有目的,顺利结婚?
“既然决定了,就好好跟人家二丫过日子。”李学武拍了拍他的胳膊,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递给他说道:“拿着,给你压腰的。”
“不用不用,李哥。”周常利见他给钱,忙摆手拒绝道:“我兜里有钱呢,再有我们不摆酒了。”
“摆酒不摆酒,也得有个压腰的讲究,给你你就拿着。”
李学武将钱塞进了他的上衣口袋,笑着打量了他一眼,道:“男人只有在成家立业,承担起养家糊口责任的时候才算是真成熟了。”
“呵呵,我爸也这么说我。”
周常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着他说道:“谢谢李哥。”
“谢什么。”李学武点点头,微笑着问道:“去你丈人家了?”
“嗯,她回家了。”周常利解释道:“我们今天领的证。”
“行啊,乱糟糟的,也不方便摆酒。”李学武宽慰他道:“你要是想热闹,就去钢城摆几桌。”
“我明白,不太方便。”
周常利很认真地讲道:“这些天光听见离别的哭声了,要是我明晃晃地结婚,难免招人记恨。”
他回来招兵买马并不可恨,但左右四邻有几个愿意去钢城的。
这个年代对正式两个字看得比天还重,如果不是正式的工作,就算是给狗,狗都不干。
只有那些胡同里野蛮生长,混迹江湖长大的小子才敢拼一把。
这些人即便是赚了钱回去,也不为邻居们看得起。
看不起是真的,可也瞧不上他太张狂和发达了,一个举报上去难免要牵扯出一大堆的麻烦。
所以李学武听他说不摆酒,也就知道周常利的心思了。
到底是历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