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说了,同事们都看他,伱研究的挺明白啊?
后世微博引得全网入驻,国际国外、各行各业、各党政机关、各传媒机构都开了官方号。一是因为微博流量巨大,基本等同于通电全国。
比如美国大使馆和伊朗大使馆微博茬架,咱们看乐子,表示:
“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国家,正在用标准汉语,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一场外交争论。”
还有建议他们去“亮马桥约架”的,亮马桥刚好在两个大使馆中间。
二是发消息方便快捷。
三是纸媒势衰,纷纷开辟网络赛道。
现在才2005年,纸媒黄金年代,压根看不起互联网,麦窝之前邀请的都是娱乐记者,现在邀请的是社会、时政、经济、文化类记者,性质可不一样。
“互联网毕竟传播快捷,比如审美争论这个稿子,我们今天做,最快也得明天发出来,网站随时都可以。
报社名义太大,你们个人去发声,起码有个缓冲余地。这样吧,先试验一下,派两个记者入驻看看效果。”
…………
麦窝借此机会,邀请各路人马入驻,但还有一些人,用不着邀请自己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比如清华哲学系的某教授。
这位是北大毕业的,2000年入职清华任教,虽然是哲学系教授,但他是讲美学的……
他没赶上讨论开始的时候,等传播到全网时才关注,前因后果看了一遍,忧心忡忡,茶饭不思。
教授乃此中翘楚,现在的争论保持在“美和丑”“小眼睛不等于眯眯眼”“眯眯眼病态”的程度,还没太深入。
但他一眼就看出来,只要再深入一步,那个核心主题就出来了——种族歧视,审美霸权!
这怎么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