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可以帮你治好了。”
“你愿意吗?”
这一句话,直接打开了林语新世界的大门。
对于他而言,被人叫坏孩子已经习惯了,他也无所谓,因为这样能得到关注和认可。
但是,并不代表他喜欢这样的代号和称呼。
他也想有小朋友,也想被大人夸奖,可是……
现在听见医生叔叔这么说,林语本能的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天真。
陈南认真说道:“叔叔帮你治好了,你以后就是好孩子了。”
“以后上课也有小红花了。”
“你愿意吗?”
“你想想,你马上就要一年级了,到时候,会有新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
林语擦干净眼泪,认真说道:“我愿意!”
“叔叔,我是什么病啊?”
陈南笑了笑,松了口气。
说实话,抽动秽语综合症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在病症发作时不自主的发声或抽动会分散患儿注意力,严重者眼睛难以停留在书本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当遇到同学嘲笑、家长指责和老师批评时,常常使患病孩子不愿意上学,乃至逃学,最终辍学。
有的儿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自尊及自信受到严重挫折,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甚至耽误其一生的成长,有的竟因抑郁而自杀。资料表明,儿童抽动症发病率约为1%~7%,有的报道竟然高达4%~23%。
而治疗的时候,需要的是配合!
孩子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中医虽然没有抽动症的病名,但有大量相关症状的描述。如明·王肯堂《证直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瘛疭渐生,其瘛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
在中医看来属于“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