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有半个来月,正是最冷的日子。一阵北风啸过,卷起一团雪,将首长瘦小的身影几乎完全裹没了……众人怕首长冻坏了,有的在拦车,有的脱了自己的大衣追赶上去……
春节一过,刚到三月份,上级出其不意地下达了文件,批准“三二三”厂转产。并批准可以行使如下企业自主权--合并、被兼并、合资、拍卖,乃至宣告破产。
这一文件使全厂干部职工着实地欢天喜地了一番。仿佛那文件本身即是一剂灵凡妙药,足以使该厂起死回生似的。
公正而论,三千多被叫作“蛾子”的军工厂的工人们,并非一个个皆是穷而精,一门心思坐等国家拯救的人。有一个时期三千多人下了班几乎人人都去摆摊儿“创收”。但是全县城才十几万人,是个穷县,忽啦啦剧增了三千多摆摊儿的,别的百姓还做不做小买卖小生意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老百姓终于获得了被允许做小买卖小生产的“特权”,一旦受到来自三千多“三二三”厂的工人们的巨大冲击,矛盾发生了。由发生而渐渐激化了。“三二三”厂是军工帮,又使这一矛盾似乎带有了影响军民关系的性质。于是县里的领导们,紧急会晤厂里的领导们。最后解决矛盾的办法是--在县城边上,辟出一块场地,专供“三二三”厂的三千多工人摆摊设位做小买卖小生意。三千多人,形成了一处规模极庞大极壮观的民间贸易市场。但是县里的居民们,定了同盟之约似的,几乎都不到那市场去买什么。因而那市场的情形往往是只见卖家,不见买主。三千多人的工资水平都很低,消费水平更有限得可怜。人人都成了卖家,县里的居民也不去买,买卖状况是那么冷清也就可想而知了。往往是捱到天黑不得不收摊儿时,以我家的萝卜,换你家的白菜,或以你家的小葱,换我家的大蒜罢了。
章华勋和工人们的关系都挺不错。那时他常想--怎么着肥水也别流外人田啊!买菜啦,买小东西啦,他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