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极大的可能会牺牲。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骥星河带的机甲超过了两百架,反星河小队就会以独立团为作战目标。
在数量完全劣势的情况下,艾达康打造的反星河小队,足以让战事发生骥星河不想看到的反转。
这种近乎于预知一样的判断,在战争史上其实屡见不鲜,其中最为知名的,也是最无解的,就是上个世纪的四渡战役。
那是一次堪称神迹的指挥,后世无数人站在上帝视角复盘那场战役,都找不到破局之法。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说法:上帝来了也不行。
听完骥星河的解释,凯迪林犹豫了片刻,戴维斯也思索了片刻,参谋们又出声讨论了片刻。
骥星河的作战方案终于被确定要执行了。
要打野作战的独立团,派出十架斩山型机甲支援正面团战的西部战区。
西部战区的作战计划,则是和肯特维斯之前说的一样。
前线上总计一千三百架联邦机甲,有一千架会直接投入正面团战之中,三百架机甲做支援力量,准备应对帝国可能突然出现的支援兵力,或者是去支援独立团。
毕竟帝国有跃迁门技术,谁也不知道第三道防线处,现在是不是藏着一个小型化的跃迁装置。
不过从帝国的兵力来看,还有已经对帝国发起了主动进攻的东部战区战况来看,西部战区的第三道帝国防线战场,突然出现大量支援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不是万无一失,但打仗哪有万无一失?
畏首畏尾,如何能胜?
进攻帝国第三道防线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结束之后,十万联邦兵力就被调动了起来。
准备工作很快就绪,当天空再次明亮起来,天光透入峡谷之中,让战痕峡谷内的温度提升时。
联邦发起了对帝国第三道防线的主动进攻。
火力掩护之下,骥星河率领的独立团绕向了帝国防线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