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忙,只是对张左摆摆手,由张左走过去,将奏疏拿过来后,呈递到他面前,然后朱四煞有介事当众打开来,好像在认真阅读上奏的内容。
汪俊本在等朱四作答。
但朱四迟迟不吱声,汪俊以为皇帝故意装哑巴,再次补充道:“陛下,有关大礼之事,涉及国祚法统,稍有不慎,将贻害无穷,对陛下声名不利。大明诸先皇福泽庇佑,一切当有序而为,若乱了纲常,势必会令后世之人耻笑,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大概汪俊现在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了,劝谏皇帝,也不挑好听的说。
直接把话说绝了也不打紧,对汪俊而言,只要能让皇帝收回成命,哪怕他这个礼部尚书不当了都行,这个时期的大明文官还是比较有气节的。
再说杨廷和离朝后,汪俊这官做得本来就很憋屈。
留下个好名声,似乎比当礼部尚书更为重要。
朱四打了个哈欠,显得漫不经心,声音不咸不澹道:“有关大礼之事,朕昨日不都已发了诏书?昭告天下已成既定事实,为何要让朕收回成命?若真如此的话,那朕的诏书,不成了儿戏?”
汪俊道:“陛下,大礼之事,两年前早有定桉。”
朱四叹了口气,一本正经辩解:“两年多前,朕初登大宝,很多事并没有定下来,再者当时朝中有权臣只手遮天,让朕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但朕始终要讲礼法和孝道的,如今朝中和民间不也正有大礼议的不同见解?为何你们所说,就一定是至理名言,而别人的议论,就是无稽之谈呢?”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陛下……”
“行了,朕不想听,你们这么多人一起联名,朕也不怪责,只能说朕所做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