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志》的出现,署名上竟然出现了一位将死囚犯之名,顿时引来了很多人的反对之声。在他们看来,忠国公涉嫌里通外国,欲要颠覆大乾皇权,这样的人已经是罪人,是不能出现在此等足可传世之作的署名之上,这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玷污。
为了这件事情,不少的读书人自发的去往了杜府,在内相府外聚成了一片,要求大学士将沈傲之名去除。甚至还有一些权贵子弟表明他们愿意出资出印《东周列国志》,且不要署名权。
所有人都认为,之所以这本巨作之上会有忠国公的名字,应该是沈傲出资赞助了内相所致。即是如此,他们完全可以出这一笔资金,为的就是不让人玷污了这种足可传世之巨作。
越来越多的自以为圣贤学子的读书人聚到了杜府之外,要求给一个说法。应他们之要求,杜晋在众家丁护院的保护下走出了大门,随后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的内幕。《东周列国志》是由沈傲牵头,杜晋为辅所著的一本传世之作。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杜晋占了对方的便宜,若非是沈傲一力的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的话,所是这署名权的顺序还是要颠倒一下才是的。
杜晋之言让所有抗议的读书人瞬间变成了哑巴。接下来,杜晋也不在理会众人的表现转身就回到了府中,留给大家一个背影的同时,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杜晋会说假话?
也许会。但在这种可以名留千古的大事面前,他是绝对不会说假话的。
《东周列国志》由一人署名还是由两人署名,这其中的说头大了去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怕是杜晋也不会将才名让出去吧,这种可以流传千古的大作,远非是用金钱可以来衡量的。
也就是说,杜晋说的是只能是真话。这般一来,还关在大狱中的忠国公沈傲,身上又无形了多了一个名头——大文豪,当代大儒。
如果说仅仅只是一个公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