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发的长贴也算是蹭热度,但毫无疑问,蹭得有水平有意思,吸引了部分不关注粉圈新闻的人。
[来从持久性、易识别性、可携带性以及稀缺性,四个领域来判断,很完美。
新浪公司不垮的前提,你微博账户不发表奇怪言论被封,存在时间很长,可携带性和持久性都奈斯。
至于易识别性,有特殊符号和空格,能够以假乱真的昵称,但真实id是准确打印在练歌房墙面,无法被更改。
那么现在剩下的问题是——它有稀缺性吗?
两千多万听起来很多,但相较内地庞大的追星市场,也只是部分。
央视财经粗鲁统计华夏有五亿追星族,这数据太夸张可信度不够,我做个大胆估算,加上浅粉、浮粉以及随缘粉,拢共统计有1.5亿人。
况且现存账户,必定有部分不再玩微博、注销账号、忘记密码换手机了找不回来等因素的存在,账号只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的少。]
窗外的火车的推论有理有据,微博每年还会误封账号,用户自己换手机没有转移数据也可能找不到原号。
再过两三年,楚枳印刷的两千多万账户,或许在使用的只剩一半。
[从不追星的人群的价值观判断,一个账户名花费几千块是不理智,那么多数人在条件允许下都可以为童年偶像花几千块去听演唱会。
你在为童年记忆买单,喜爱楚枳的粉丝是在为自己追星生涯买单。
再进一步,我们想夸张点,楚枳更进一步红遍全球,攀登成世界天王巨星,拥有上亿粉丝,账户名更加具有收藏价值,说不定账户中全英文昵称,会在国外卖出天价。
别说id名代表粉丝守护的经历,没经历买来是自欺欺人,粉丝谁能拒绝时刻在练歌房陪着偶像,写出经典歌曲?
收藏价值鉴定,天花板的夜光昵称,应该比墙面昵称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