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个婆家兄弟帮衬,但是比起姐你那几位堂嫂少了好些糟心事。
我姐夫知道吗,她们没事儿就给你小话儿听。
说的那是什么屁话,又没让他们帮着干地里活。
人家六子今早吃饭时,我听见他和姐夫说了,是六子和二柱子特意绕远,天没亮就去了地头。凭啥见到你就一顿数落。”
小稻劝二妹妹:
“这不是才分完家,她们一直憋着口气。
我又从分家后就没回来,可下见着我,酸几句就让她们酸吧。
我怀得是金蛋还是鸭蛋,也不是她们酸几句就能没的。
再说,大房那老太太脚崴要靠人伺候,你姐夫他爷又是那种情况,眼瞅着这又要收粮,家里的人手不够用。一股火接一股火的,说话难免不好听。”
今早,小稻回来才知晓,三哥家的小子和村里那半大孩子大清早跑到外面淘气。从那挺高的柴火垛上掉下来,给脑子摔破了,爬起来那孩子就吐了。
怕吓着,找郎中灌完药见好后,三嫂正好看到她回来啦,急忙说,要领孩子去寻那跳大神的叫叫魂。
李氏那人,小稻从分家那天见到她蔫坏,捅咕另外两位嫂子偷听干仗就彻底坏了印象。觉得那人藏得太深。
要不是到那节骨眼儿,她还没发现三嫂是那样的为人。
只觉得,白瞎她以前甭管甜水有啥好吃的,都惦记给三哥家的俩孩子。以前挺可怜三嫂的,娘家一点儿不借力,倒是好几次登门借钱借粮。
所以自从坏了印象,哪怕是这次,听说李氏扯着三哥主动将伺候老爷子的活给揽过去,那她听甜水爹说完也没像以往似的说不容易啊,往后可得记住三哥三嫂帮着搭过手。
她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只提醒大德子:
“人家出力,咱就别的方面别差事儿,你多给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