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德松口气:“这样还可以。价钱呢?”
李闲云也就是抢两年的钱,这个可以接受。
“一百万租金,一个月。”李闲云回答。
全息影像摄像机的制作成本比全息影院设备低,但是租金更高。
原因自然就是它的量更少。
全息影院设备未来也许能做到三万家,但是全息摄像机未来可能就只能租五千台。
市场才是定价的主导因素。
科瑞德也被这个价钱吓晕了:“这太贵了。”
这特么是影院设备十二倍的价格啊!
李闲云无耻回答:“但这样全息电影数量就会减少,也会更有价值。”
“这也意味着成本更高,光设备租金可能就几千万米金。”
“未来的电影,不应该是艺人主导的电影,而就是科技!再说自己不做,也可以象这次这样,双方合作嘛。易胜传媒帮着做,就不用担心设备成本的问题。”
操!
那不还是你们家包圆制作?
科瑞德已经隐隐察觉到李闲云垄断影视制作的野心。
但他也不是什么龙头老大,也是自己能赚到钱就好。
所以他死了拍全息电影的心,转而关注子公司的回报问题。大致估算了一下后,道:“米国四千家影院,根据imax巨幕的经验,可能最多一千台设备的拥有量。”
你又不是苗辉,跟我装什么逼啊。李闲云不屑:“你不能只把巨幕作为标准。”
“但你们的价格却是对标它们。”
“价格高出有限,品质却高出十倍。按照我的理想推断,米国应该拥有至少五到八千个全息影厅,而且是在三年内做到。”
科瑞德连连摇头:“这太疯狂了,光是基础建设成本就是一大笔钱,而这钱是要影院自己出的。”
“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