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我华夏的文化,但,那并不代表政治上就会支持你呀!
彼此两族有异,各有各的立场,岂能混为一谈?
小彤略略思量,继续分析道:“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洋人对于咱华夏的感官已经超越了认可的程度?”
“超越?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齐誉听得有点懵懂,感觉摸不着头脑。
“父亲,在我造访外洋的时,特地把哈里留在了那儿,嘱咐他复制在大华时的创教模式,把华夏儒家文化包装成教义广为传播,最终,让其成为信仰的存在。他若达成了此目标,不就形成超越之势了吗?”“这个理由,还有有些牵强。”
齐誉摇了摇头,又道:“欧洲大陆,何其广袤,仅靠他一个哈里,怎么可能发展成规模?这个假设与事实不符,不宜采信。”
小彤却是一笑,道:“父亲似乎是有些小觑他了,哈里别的当面不行,但于传教这块,却有着自己的一套。”
“哦?此话怎讲?”
“父亲莫急,且听我慢慢说……”
接下来,小彤便把此中的逻辑作出了分析。
对于文化输出,琼州在很早时就有了动作,无论是开设孔子学院,还是通译汉文典籍,都会对文化传播起到作用。
只不过,这种事情属于是小火慢炖,时而久之方可见效。
然而现在????????????????,就是体现效果的时候。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还有就是,那些从孔子学院毕业的洋人,现在已经陆续返回了欧洲,并开始担任起汉文化的传播人。
哈里又不是傻子,他在外洋开办儒教,定会拉拢和利用这些人的。这样一来,不就形成规模了吗?
从目前所呈现出的事态上看,哈里大概率就是采用了此法。
而信仰力一旦形成,不就会发生胳膊肘子朝外拐的现象了吗?
当初,华夏人信仰上帝教就是鲜明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