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裂天空骑 > 第1329节-战略阶段

第1329节-战略阶段(3 / 4)

四个方向,将整个空间定义为一个巨大的球形,赤道线为0线,上半球为正,下半球为负,球体划分24个时区,“区”后面的数字为抵达恒星表面的距离,以这样的特殊设定方式为所有的战术单位提供导航定位。

最初投影过去的11座“星门”恰好在正南区一隅,距离恒星约1亿公里,散布在一条看不见的引力环带上,最大距离约15万公里,正好在近恒星的拉格朗日点距离内,承受着炽烈的恒星风暴同时,又能够汲取到磅礴的恒星能量。

生物天体编号1正是编号007的“星门”定位器获取到的第一个坐标,是一颗直径1100公里的天体,表层为生物组织,内部是一枚直径600公里的岩石核心。

编号1还只是一颗较小型的天体,当前观测到最大的生物天体直径约在4000公里左右,比蓝星的卫星月球还要大上一圈,因为可能存在大质量的核心,天体表面甚至存在薄薄的大气层。

像这样的小行星生物天体,环绕在恒星周围至少还有上百颗,彼此轨道非常近,却并不会发生碰撞,与数量众多的生物太空母舰一起,将恒星能量遮蔽的严严实实,如果在更远处眺望恒星,可以发现其亮度至少要比实际情况衰弱了不止一个等级。

数量众多的生物天体小行星和生物太空母舰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戴森球”,从恒星上获取大量的能源,用于转化为生物资源,由此可见,“撒加利”们的文明等级的确要比蓝星文明高,至少到目前为止,蓝星文明还无法实现“戴森球”的技术,将太阳包裹的严严实实。

不过如此严密的拦截恒星能量,也许会对整个恒星系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但是蓝星文明目前并不缺乏能源,没必要发展“戴森球”,更何况早已经离开祖地的“撒加利”文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星际迁移,而蓝星目前还做不到这种程度,无法承担“戴森球”所带来的风险。

借助于金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