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林正在研究《刺杀家》…
他在纠结要不要拍。
原时空,陆洋确实尽力了——《刺杀家》原著不好改编。
原著,家更偏向“文学家”,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严肃文学家,所有文章都被退回,贴了满墙,但这是因为赤发鬼的原型——大人物在从中作梗,大家都知道,他写的极好,只是妨碍了大人物的行动。所以所有文章都不得发表,但他并不在乎,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
“我听见遥远的一个地方有个声音在跟我说话,你这个人到了这个时候,只能作为一个写的人存在了,你被选中了,别无选择了。”
分两条线,一条现实线,讲一个丢了女儿的男人为赚一笔钱去刺杀家;另一条虚构线,呈现的是家所写的,内容是一个少年向赤发鬼复仇的故事。
前者极尽写实,写出了两个男人的绝望;后者尽管是虚构,但同样是对现实的隐喻。
最终现实线全面崩塌,无路可走的两个男人躲进虚构的世界里,用创作完成了最后的反抗。
这个设定有意思:因为家的故事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影响,于是映射在中大反派的超级富豪派出杀手,在完结前将其杀掉…
很适合做成奇幻大片!
但这又一个问题,而且是世界观问题,涉及一个关键点:能改变现实吗?
如何让观众相信这么扯淡的设定?
头疼…
就这,还做电影宇宙?
正琢磨呢,接到了钠扎的视频电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