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因屏风可迂回曲折地摆放,还能随时更换,因此便称为“活花屏”。有了这种方法,自然界的一切藤萝香草等植物,都可随时随地拿来使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是乡野雅居的绝妙之法啊!
友人鲁半舫名璋,字春山,此人擅长画松柏及梅菊图,工隶书,篆刻也佳。我寄居在他家的萧爽楼上有一年半之久。萧爽楼坐西朝东,共有五间,我们居住在其中的第三间。不论阴晴风雨,立于楼上,皆可凭栏远眺。庭院中有一株桂树,清香撩人。楼外有围墙,楼内有厢房,是一处幽雅宁静的所在。
我们迁居此地时,带了一位仆人一位老妪以及他们的小女儿过来。仆人会做衣服,老妪会织布。于是芸做刺绣、老妪纺织、仆人制衣,靠这些所得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我向来好客,留客小酌必行酒令。芸总能既花费不多,又可做一桌好菜上来。瓜果蔬菜鱼虾,一经芸的手,便有了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友人知我贫穷,每次都拿出买酒钱,到我家来作整日畅饮闲聊的打算。我又爱干净整洁,家里的地上总是纤尘不染,并且我又是个无拘无束的人,不嫌别人自由放纵,所以交了很多知己友人。
当时经常相聚的友人中有几位善于绘画的,分别是杨补凡,名昌绪,善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工山水画;王星澜,名岩,工花鸟。他们爱萧爽楼的雅静,于是都带着画具来此作画写生。我则借此机会向他们学绘画、写草篆、刻图章,倘能卖出,这些零星所得再加上一些润笔费,全部交给芸准备茶酒招待客人,逢上这样的时候,便整天都在品诗论画中度过了。
经常聚会的友人,另外还有夏淡安、夏揖山两兄弟,和缪山音、缪知白两兄弟,以及蒋韵香、陆橘香、周啸霞、郭小愚、华杏帆、张闲憨诸君子。彼时,他们如梁上飞燕一般,自去自来,纷纷不息。为了招待他们,钱物不济时,芸便不动声色地拔钗买酒,只盼友朋相聚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