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
“众生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
李彦听了个开头,就知道是如来对于南赡部洲大唐的点评。
取经之前,如来点评四大部洲,对于南赡部洲者的评价十分简短尖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等到取经团队到了灵山,又详细描述,大致便是上述所言。
反正一句话,真经若不能传于东土,那东土就完了。
可现在真经自己发出疑问:“然吾至东土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吾至东土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虚空震颤,一幕幕光景交错浮现,里面浮现出的,正是大唐安史之乱的场景……
山河破碎,四处兵灾,百姓流离失所,天下苍生遭劫!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视角转到了大慈恩寺内。
藏经阁内,再也无人问津的经书中,一个微弱的灵性,发出疑问。
为何我无法劝人为善?
为何我超度不了这些冤死亡魂?
为何我东渡至此,世间反倒变得更加糟糕?
李彦默然。
毫无疑问,安史之乱与佛门并无多少关联,同样的,便是取回再多的经书,也不可能让世间变得一片太平,天下皆为净土。
甚至于如来对于四大部洲的评价,固然有所偏颇,但将经书传于东土,单就对这个神佛设定的背景,也确实是有益处的。
可三藏真经不这么想。
它当真了……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佛法的追求。
这是佛经的宏愿。
也是佛经所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