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彦认可慢工出细活,把控大局的同时,求精求细,绝不催促。
历代录着本草的书目有很多,《本草纲目》名气最大,但由于李时珍一人精力有限,再加上受时代风气的限制,里面存在着许多治学不严,迷信臆测的内容,引得后人诟病,在中医眼里,排在第一的,反倒是已知最早的《神农本草经》。
那是汉朝时期的中药学着作了,历经一千多年,还没有能真正超出,完全继承其地位的新作问世,不得不说是医学界的巨大遗憾。
李彦正准备以他的地位和权威,着作一部尽可能完美的《本草纲目》,让医学的门槛降低,传播的更加广泛,世间的庸医变少,医师的地位才能真正提高。
“这李时珍还真的不忘本呐,还编撰医书……”
严世蕃仔细观察了一圈,就知道这绝非假模假样,而是真的要花费精力,不禁露出怪异之色。
说此人贪恋权势吧,身在中枢,连天师府都很少出,宫内更是几乎没去过几回。
说此人澹泊名利吧,又能为胡宗宪的后台,东南有事,徐渭第一时间前来求援……
“心思纯粹,随心所欲么?”
严世蕃默默勾画,一个纯粹的修行者形象跃然心间,释去了不少疑惑:“我想得太复杂了,修行之人讲究缘法,他会帮胡宗宪,或许并没有多少缘由,就因为对方苦候三个时辰,引我入修行,也是因为我得入府中……”
“这样简单的人,不难对付!”
严世蕃见过不少奇人异士,年轻出众的,往往不通人情世故,因为精力所限,无法面面俱到。
如今想来,这李时珍年龄不大,既要学医,又要学道,还有这般成就,哪里是复杂之人?
不过简单纯粹,并不代表好对付。
严世蕃越来越体会到,当时父亲为什么会对此人那般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