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却无人问津。(这里再提一下,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从和水木的周广业教授专门为这事儿写了篇论文,发表在了《世纪》2022年第6期,标题叫做《1937年清华运镭者并非赵忠尧》,上头的内容比我之前科普的详细很多,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副本线】:
受面壁者影响。
赵忠尧在完成【太上】项目后调任原子能研究所担任所长,与王淦昌、朱洪元等人共同对元强子模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1965年。
赵忠尧等人发表了第二篇论文,归纳出了51类基本粒子模型。
次年7月,盖尔曼与温伯格在元强子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了夸克味型,在数学方面进一步夯实了元强子模型的基础。
1669年3月。
特胡夫特发表论文,证明了元强子模型中非阿贝尔规范场重整化的逻辑,完成了超出微扰理论最低阶的计算。
1972年。
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发现了完整的夸克喷柱,证明了夸克存在,至此,元强子模型正式被物理学界视为了标准粒子模型。
次年,赵忠尧与王淦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由于国际形势以及兔子自身进行的风险评估,二人并未出国亲自领奖。
1999年,赵忠尧获得两弹一星勋章。
同年
11月,赵忠尧去世,享年97岁。
「.......」
看着李觉、王淦昌和赵忠尧的推演结果,徐云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相比于陆光达和老郭,这三位在寿命上的变化倒是没那么大。
毕竟原本历史中他们都很高寿,原先轨迹中的李觉活了96岁,王淦昌活了91岁,赵忠尧活了96岁。
其中也就王淦昌去世的原因相对特殊一些,他是被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