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颗脉冲星,如果它们的相对地球的夹角是0°或180°,它们的计时残差应该是正相关的,反之如果它们的相对地球的夹角是90°,它们的计时残差应该是反相关的。
通过仔细的计算,可以得到相关性随夹角的变化,就是著名的heiling-down曲线。
而其它能导致相干性的因素很难具有四极性,因此如果能发现不同脉冲星计时残差间的相关满足heiling-down曲线,就能说明探测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背景。
后世这类【脉冲星探测器】还有个名字,叫做脉冲星计时阵。
兔子们的天眼fast,就靠着脉冲星计时阵发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证据。
顺带一提。
目前引力波这块最前沿的成果是已经发现了标量横向极化引力波,这和广相是有点偏离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引力波只有张量极化模式。
当然了。
如果就此说广相是错误的或者引力子存在,那倒也有点为时尚早,不过目前这方面还是挺令人期待的。
视线再回归现实。
“脉冲星”
随后杨振宁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徐云所说的这个思路,发现它确实能够解决自己面临的一大难题。
诚然。
如果只依靠脉冲星计时阵,那么可以探测到的引力波频率也相对有限。
但是
如果能将脉冲星计时阵与他设计的空间干涉仪结合在一起,一者在地面接收,另一者在高空探测,那么可以探测的引力波频率就可以降低很多了。
因为引力波是一个可以按幂律建模的物理现象,对于某些测量比较精确的系统,轨道周期的变化率甚至是可以通过广相直接计算出来的。
后世华夏有两个引力波项目,分别叫做太极与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