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一十二章 驴:所以还是我背负了一切

第七百一十二章 驴:所以还是我背负了一切(3 / 12)

“当有引力波经过探测时,它会使探测器周围的空间发生扰动。”

“这种扰动会导致空间本身在一个方向上拉伸,同时在另一个方向上压缩,两束激光束走过的路程就会产生细微的差异。”

“相位发生交错,探测器上的光线强度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证明引力波的存在。”

“当然了,这个想法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投入的成本却很高。”

陆光达静静听完,赞同的点了点头。

确实。

理论上杨振宁的这个想法非常简洁明了,看上去有手就行似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因为在数学上,由引力波引起的探测器距离的变化可以小到质子大小的 1/10000——即10的负23次方米,所以探测设备需要的规格必然极其庞大。

毕竟干涉仪的臂越长,它们可以进行的测量就越小,仪器就越灵敏,对引力波的探测就越有力。

根据杨振宁和陆光达本人的计算。

这台常规引力波干涉仪的臂长最少不能低于3.5km,内部更要让光路反射300次以上,保证激光光路长度能突破1000km才行。

这个项目在任何时候,都妥妥算得上大工程。

随后陆光达想了想,对杨振宁道:

“振宁,你预想的设备投入成本是多少?”

杨振宁嘴角动了动,很想问陆光达什么时候才能解释驴的问题,但犹豫了两秒钟还是决定按照陆光达的节奏来走:

“如果接下来汇率变化不大的话大概是现如今的3600万华夏币吧——这个项目可以在25年内分批投入,第一期大概要300万左右。”

陆光达轻轻点了点头。

离开基地的时候他虽然不清楚杨振宁他们的具体想法,但却被告知过这些回国的学者基本上都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