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周出生于浙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穷,童第周一度辍学。
17岁时,在哥哥的资助下,才得以进入中学,录取成绩是倒数第一。
后来他一路逆袭刻苦学习,最终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开创了华夏的胚胎研究,最后荣登学部委员。
童第周的故事还入选了后世的小学课本,名字叫做《一定要争气》。(现在还在不在我就不确定了)
但除了童第周外。
剩下的三个名字老郭就不怎么熟悉了,直接点说老郭压根没听过他们的名字
而能够被徐云提及名字的人,能力上最少都是未来的院士级精英!
换而言之。
徐云又给国家提供了三个顶尖人才的名单
倘若国家对他们重点培养提前给予信任,那么最少都可以为他们个人与国家缩减十几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想到这里。
老郭心中已经充满了立刻前去寻找李觉的冲动。
不过此时他还保持着基本的理智,知道信息必须要确定的足够精准才行,于是他又对徐云问道:
“小徐,你说的这三位同志目前都在什么单位工作?——如果记不清具体单位,也可以把工作的城市、年龄还有籍贯告诉我。”
徐云闻言思索了几秒钟,缓缓说道:
“旭日干同志年纪是最小的,我记得他应该是内蒙人,现在在内蒙大学读书吧,估计明年才刚毕业。”
“张子仪是归国留学生,籍贯和工作单位我不记得了,不过他是从霓虹留学回来的。”
“所以如果要找的话,定位起来应该不难。”
“但吴常信同志我就不太清楚了年龄大概接近三十岁吧”
旭日干、张子仪、吴常信。
如果说童第周是我国动物育种的奠基人,那这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