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小白鼠体内,最终发现这些细菌的自由基会与小白鼠体内的mc65细胞进行结合,从而令小白鼠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辐射性。
当时加兰特用4000伦琴量级的光线对培育了一周的14只小白鼠照射了一分钟,最终有三只小白鼠顺利存活。
别看14剩3这个结果好像有点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可怕的比例。
毕竟
那可是4000伦琴啊。
一般来讲。
除医疗检测之外,一个人一年之内所能够承受的非自然辐射的上限为1伦琴,我们在医院拍ct所接受的辐射量大概为6-8伦琴。
一万伦琴的环境下人体被照射一分钟就会死亡,而4000伦琴量级的光线对小白鼠照射一分钟却有三只小白鼠存活.这个数值的恐怖可见一斑。
不过遗憾的是。
那三只小白鼠在实验完成后半个月便全部死亡了——不是因为辐射病,而是细菌感染导致了器官衰变。
同时很诡异的一点是
从那之后,《sce》上便没有再出现过核能自养菌引入小白鼠体内的相关论文。
业内有些人认为这种研究方向没什么意义,毕竟后世防辐射的手段其实已经很丰富了。
核能自养菌可以自养的核心原因在于破译dna编码,接着从小白鼠到人体又是个壁垒深厚并且涉及到伦理的问题,所以便没什么课题组研究这个方向了。
但还有一些人则看法不同。
他们认为各个国家都在偷偷搞相关研究,只是成果一直没公开罢了。
毕竟核聚变可是未来的核心能源,涉及到核辐射并且如此异常的事儿,怎么会没国家重视呢?
就像当年泰勒和乌拉姆发完t-u构型的论文后就被收编一样,这种关键性的研究肯定是不会对外公开的。
同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