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零三章 基地渔业队

第六百零三章 基地渔业队(4 / 8)

就能回来。”

“怎么,小韩,你听人说过渔业队的事儿?”

“没有。”

徐云很实诚的摇了摇头,指着面前的运输车解释道:

“郭工,我是看到这些车子才反应过来的——毕竟这么大的架势显然是准备大规模捕鱼,不可能跑到什么小河小溪边凑热闹,那么咱们周围符合条件的就只有一个青海湖了。”

说这话的时候,徐云也在心中飞快的回忆起了221基地渔业队的事儿。

渔业队和畜牧队一样,都是属于221基地为了保证职工食物摄入组建的副业队。

而渔业队打鱼的地点,自然就是在青海湖上了。

会搜索百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青海湖的湖面海拔3260米,面积4583平方公里,周长360公里,平均水深约19.15米,最深32.9米,烈日炎炎的盛夏平均气温15c左右,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

这种面积的湖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存活,渔业资源之多在国内的内陆湖中妥妥坐二望一。

不过渔业队最早的打鱼方式有些东北化,就是冬天在冰面上挖个洞然后钓鱼,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了,便开始用小木船和拦网开始网鱼。

如果徐云没记错的话。

基地现在在青海湖的某处应该已经建了一处船坞,每次打鱼的时候都是基地这边发空车和副业队员,抵达船坞后开船下水,然后有了鱼获再用运输车装回来。

每次出湖打鱼,渔业队大概能有好几万斤的鱼获,基地人均一周可以吃到一条鱼。

渔业队的事儿在后世央视拍摄的纪录片里也有提及,不过实际上当时的条件要比记录片描述的更加恶劣。

例如纪录片只选取了临冬季节的捕鱼情况进行介绍,但其实渔业队打鱼的季节几乎覆盖了全年各个阶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