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写的内容肯定以简化为主,压根没想到希格斯会用到这玩意儿。
好在徐云的字迹还算立体,虽然看起来有些凌乱,但不至于特别影响观感。
随后希格斯朝他道了声谢,取过稿纸看了起来。
「24个生成元....8个胶子,3个弱相互作用玻色子,1个光子,标准模型占去12个,那么剩下的12个就是新引入的弱相互作用.....」
「其中3个矢量场带,每个带+4/3的元电荷,耦合下型夸克场—1/3和带电轻子场带—1元电荷,实现下型夸克与带电轻子的相互转变....」
「耦合上型夸克带+2/3元电荷,实现上型夸克的相互湮灭。」
「相应的还有3个反矢量场,耦合上述过程的反粒子,实现它们的反粒子反应......」
希格斯一边看一边做着计算,还时不时拿着威腾的那份文件进行起了参数校对。
十分钟后。
希格斯看着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抬头望了眼威腾,表情有些复杂:
......一切尽在不言中。众所周知。
不同于光子的u(1)规范场,胶子源于su(3)lor规范群。
这导致胶子有自相互作用——比如三胶子顶点等等。
同时当夸克味数小于33/2时,qcd里面的β函数都大于0,从而产生了渐进自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一旦夸克的色空间和弱同位旋
空间直和,就可能出现一个现象:
粲夸克对有概率湮灭为胶子(参考自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和granduheory,当然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我把轴矢量流反常忽略了)
换而言之。
无论是数学矩阵还是检测结果——也就是物理现象,此时都契合威腾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