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都是蚊子和苍蝇,蟑螂专杀的产品数量用一个地名来表述就是.....
天府之国。
因为欧美的蟑螂药要求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灭虫器和杀虫剂的门槛叫做ce认证,这一关其实很好过。
只要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安全就行了。….这方面的国标标准是,国际标准是iec60335-2-59。
真去比较的话,国内的要求还高一点儿。
但就像你过了一本线却不代表能进入清北一样,跨过了ce认证门槛,还有一个欧盟入市标准要走。
入市标准需要进行非活性物质成分评估,如果目标不在豁免清单中,则需要开展欧盟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eureach法规的登记注册。
除此以外。
欧洲化学品管理署还要求活性物质的供应商必须列入合格供应商清单....也就是article95相应的消毒剂产品,方可在欧盟市场上投放。
整个流程中涉及到了大量不透明的环节,直白点说就是掺杂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所以这些年,华夏的一些品牌想了个办法:
通过收购肯尼亚的一些企业进入豁免名单,从而登陆欧洲。
这种方法虽然勉强可行,但品牌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销量自然也不太如意。
结果没想到.....
这次科院居然要来了这么个补偿?
那可是欧洲啊......
德国小蠊的原产地虽然是非洲,但从它的名字上就不难看出,它的成名地究竟在哪儿。
截止到2021年,欧洲蟑螂药的市场可是高达14.3亿欧元!(来自glinforesearch统计)
更别说欧元和华夏币有着巨大的汇率差值,这部分差值要远远超过关税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