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安起身,紧张问道:“究竟如何?”
那名小厮跟着礼部尚书一同去的皇宫,散朝后立即跑来了这边,还是热气腾腾的消息。
其余读书人也都闭上了嘴巴,期待地望过来。
小厮也不打怵,不慌不忙,将听闻来的消息说了下。
因为不知道细节,故而,又脑补了些,但大体经过,是没错的。
当众人听到,道院来人证明,助齐平洗脱嫌疑,不少人露出吃惊的神情,心想这些天的传言里,不是说道院不曾开口吗?
果然,传言总是靠不住的。
“齐平没事了!”
卢安与王晏二人组也兴奋不已,这意味着,六角书屋不会倒。
一些先前诋毁过齐平的学子,则沉默不语,低调极了。
而等听闻,皇帝陛下亲自搀扶,齐平作诗这一节,整个学堂内,先是鸦雀无声。
旋即,有人拍案叫绝:
“好一个七步成诗!果然不愧是我凉国诗仙!”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子……”另外一名学子动容。
若纯以诗词水准看,这一首,相比于齐平过往的诗词,不算太好,但胜在有故事加成。
众所周知,有故事的内容,更易传播。
就像为何齐平诗仙名气大?
诗作量大质优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桃川诗会上人未至,盖压京都的故事好。
而今日这一首,更是如此,许多人意识到,等这故事传开,与诗作相辅相成,日后恐会成为“典故”。
将自己的故事,融入诗句典故,为后人诉说……这便是名传千古。
而读书人,哪一个抗拒的了?
“名垂青史……呵,那楮知行,衬了齐公子一次还不够,又衬一次,有趣,有趣。”一人拍手称快。
一人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