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动全身也!
只是,酒还没喝完呢,户部那边就派了人来。
来的人,是户部的堂郎中那海。
那海见了玉柱,赶忙扎千行礼,恭敬的说:“禀少司农,管部的雍亲王爷,命卑职来请您去衙门里,有大事商议。”
户部尚书,别称大司农或大司徒。户部侍郎,紧随其后,别称为:少司农或少司徒。
玉柱闻言后,不禁哑然一笑,这個老四,就是个急脾气。
他这刚刚回家,好多家务事还没来得及处置呢,老四就急不可耐的找他去衙门里办差了。
得了,老四相邀,玉柱即使再不情愿,也要过去应付着。
老四这个人,可不是很好说话的家伙。
在细节的方面,老四其实格外的注重。稍微有个闪失,平时没事,到了他要整你的时候,就都会被拿出来充当罪证了。
玉柱原本就是官场的老油条。
这么多年下来,他陪侍康熙的身边,周旋于诸位皇子阿哥之间,早就看明白了一个客观规律。
基本上吧,大人物们,往往容易栽在细节的不检点之上。
但是,三朝元老张廷玉,却是个例外,恰好给了玉柱极好的示范作用。
一言以蔽之,管住嘴巴,绝不信口开河,做事必须要处处谨慎小心。
身在局中,才能看得更清楚!
玉柱一直认为,晚年的张廷玉,如果不出“昏招”,主动找乾隆索要配享太庙的崇高待遇,他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了。
实际上,张廷玉正是看穿了乾隆要清除旧朝元老,独掌国柄的真实想法,才故意自污,主动漏出了破绽。
不然的话,以乾隆的心狠手毒,连他的发小讷亲都给宰了,更何况是张廷玉这个汉人权相呢?
张廷玉晚年虽然挨了狠锤,却能够老死于榻上,已经算是善终了。并且,由于他的知趣,乾隆最终还是赏了他,配享太庙的特殊待遇。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