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洪州境内最大的山贼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几次出重兵剿匪之后,山贼也逃进了深山之中,对百姓的祸害却是大大减少了。
而要想贫穷百姓生活过的好,最重要的一点,就必须是要让百姓有田地,在当时的社会,田是一切的根本,但是,唐朝时期的土地兼并很严重,虽然在尚飞的铁血政策下,不少地方豪族拿出了不少土地分给了穷苦百姓,但始终只是杯水车薪。
而在这种情况下,尚飞,把目标瞄向了天师府,那时候的天师府,在整个道教体系当中,已经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道教十二福地之一,更是当时的三大道教之一,徒孙遍布天下,受朝廷封赏。
而尚飞会把目光瞄向天师府,正是看中了天师府下面的良田万顷,如果能把这些良田分于百姓,那整个洪州百姓何必再为粮食犯愁。
然而,天师府是什么样的存在,在唐朝,天家信奉道教,天师府的张天师,论地位,比他这总督都要高,敢动天师府的良田,恐怕还未行动,天师府向朝廷汇报,他这总督就得被撤掉。
而且,就算是他强行将天师府的良田分于百姓,恐怕这些百姓也不敢要,因为信仰,动道教的东西,在当时百姓的眼中,那就等于是对神仙不敬,在所有百姓都相信这世上有神仙的年代,谁敢与神仙的代言人道士抢东西呢?
所以,尚飞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可以让天家不阻止他动天师府良田的理由,在没有找到这个理由之前,他还需要和天师府虚与委蛇。
于是,在尚飞任总督的期间,每年都去一次龙虎山,甚至因此还成为了龙虎山当代张天师的记名弟子,与天师府的一些掌权道士交好。
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现在社会的一些有钱有权的人,成为某某寺庙道观的记名弟子,对于两方都是有好处的,一位总督,而且还是管辖天师府所在辖区的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