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现代的大家;清末秦省著名大学者蓝田牛兆濂、兴平张元勋、马鉴源、蒲城米岩、山洞淄川大学者孙乃坤等等都皆出其门,所创办的正谊书院在当时名声远扬,外来求学者络绎不绝,省内外所教弟子数以万计,当之无愧的堪称一代理学之大师。关中学者有两大系;一为三原贺复斋先生瑞麟,为理学家之领袖,一为咸阳刘古愚先生光蕡,为经学家之领袖。贺先生学宗朱子,笃行力行,俨然道貌,尚时悬心目中。”
(牛兆濂为朱先生之原型,滋水县也就是蓝田县。)
授业的四人不敢出声,神色恭敬。
朱先生此刻说的是关学文脉,他传自贺瑞麟,而贺瑞麟传自李桐阁,再往上十数代就是横渠先生张载,所以此文脉是关学正统。
白贵听其讲到了张载,心中一动,仔细看去,果然发现这右边画像的横渠先生,在画像上面用楷书写着大名鼎鼎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他不由心驰神往,横渠先生张载可是北宋五子之一,另外的五子分别是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四人。除了张载之外,其余四人都是理学家,邵雍虽然入道,但也是两宋理学家奠基人之一。
他现在虽然没有资格说继承关学道统,但师承关学大儒朱先生,至少说出这横渠四句也不会惹人发笑了。
“儒学道统,是由濂溪先生(周敦颐)、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上承孟子的,我们书院,本来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
朱先生缓缓说道。
濂,指的是濂溪先生周敦颐;洛,指的二程兄弟;关,则是横渠先生张载;闽,指的是朱熹的闽学。
“但……如今时弊日显,芸台先生(阮元)在杭州西湖孤山创办诂经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