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终宋 > 番外篇·草原之主(为盟主“歌山第一帅”加更)

番外篇·草原之主(为盟主“歌山第一帅”加更)(8 / 9)

臣平生最痛恶之事,便是先祖屠城之恶行,因此初次带兵出征便举‘止杀’之旗、施行汉法。臣虽失位,所幸归顺圣明天子,如此太平盛世亦是臣之所盼。臣唯愿忠于陛下、永归华夏邦国,因此,臣想为自己取名忠邦,包忠邦。”

“好,其心可嘉。”李瑕道:“传旨,赐包忠邦钞一千锭。”

“臣谢陛下隆恩!”

听得这一番对话,殿中却有人面面相觑。

不少人都是曾追随过忽必烈的,当初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会亲眼看到忽必烈这般向李瑕低头呢。

姚枢不由想起了那年亲自给李瑕写招降信的往事。

彼时,他在忽必烈幕下,自以为效忠的是绝世的明君。

有黄金家族子孙的高贵出身、有隐忍谋取汗位的城府、有礼待文士的贤明、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再加上愿行汉法,当然可视为当时最好的选择。

谁曾想,时过境迁看到的是这样的场面。

忽必烈今日之作态,比那向金国称臣的赵构又好到哪去。

也就是新唐天子贤明、一统天下大势所趋,才使场面好看些,否则与赵佶父子又差多少。

“赵宋自弃中原,无岁不望许和,无人不怯用战。汴梁不守,江都再奔,懦主失魄,庸臣无义……”

言犹在耳,所谓“懦主”既已换作了堂堂大蒙古国的大汗。

想到这里,姚枢不由掩面。

并非因为主忧臣辱,而是感到了羞愧……

~~

是日傍晚。

李瑕回到内廷起居殿,站在地图前看着。

“陛下。”

月烈拿着一件狐裘过来,披在了他背上。

“北边天寒,殿中又未生炭,可别冷到了。”

“不冷。”李瑕道:“你父亲在东道诸王之中确实还有威望,比如辽东便有一蒙古宗王猩都。”

他在地图上高丽北边的位置圈了一下。

“近年来,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