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厂房大门开始如潮水般涌出来大量工人。
成千上万的工人带着疲惫的神情,对站在路边也不多光鲜的这些戴口罩人群熟视无睹。
绝大多数人都是麻木的匆匆走过,机械重复了无数个日子的状态,让他们相互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
也许走在街头看见十个、百个人最多只是觉得拥挤。
现在千万人拥挤着人头攒动,量变必然带来质变的那种视觉冲击力,跟校园里差别就非常巨大了。
因为大学生无论什么状态下,那种神情态度是能够区分出来的。
简单说就是眼里有光。
而眼前除了极少数个别人,到处灰蒙蒙一片。
哦,那极少数当然就是挤在厂门外的小恋人,也许是还没有被社会毒打够,他们脸上还能看到些笑容。
可连这点情感都只能拥挤在路边花台展示,私人空间可见多么逼仄了。
荆小强引导这些大学毕业生观察:“这是个宏大的叙事,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勤劳是反复歌颂的美德,每个人在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发展做贡献,但如同巨大机器运转下的每个螺丝钉、小齿轮,那都是活生生的命运体,谁来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呢?”
大学毕业生们认真倾听,这可能是他们从来没有感知过的高度跟视野。
荆小强就是这样带动:“我带领文艺工作者,歌舞演员,滚社每年固定在鹏圳的夏令营,都是在为了抚慰这种宏大叙事下个体的疲惫,而你们,到这个时候可以体会那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们有可能会引领改变这种局面,那就有责任让更多人过得更好,这才是我们拼命走出去,甚至不惜很多时候对外国人卑躬屈膝、笑脸相迎的原因。”
人和人对外界感知是有差异的。
艺术家往往是对这种感知最敏锐的存在。
但能在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