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那些火爆的港台枪战片简直就是小儿科。
不是动不动爆炸掀翻屋顶的汽油桶、汽车就叫火爆激烈。
成建制的战争场面展现出来那种随时收割一大片生命的残酷,才最能惊悚人心。
而且放得开,还要收得回。
战争把人变成鬼,可打完仗以后,男主角颤抖的手捧着热腾腾汤面,被盖上一张毛毯,那种万死余生的情绪让泪水滴进搪瓷缸子里。
抬眼望着远处沪海城市轮廓。
毫无怨言。
原来我们也能拍这种震撼人心,直面心灵的好电影!
如果说《太平轮》表现的是灾难降临时候普通人的爱情,这部《赎罪》表现的才是没有国就没有家,每个人都是社会一份子,贪婪、放纵、沦丧的最后只能是整个国家。
前半截的残酷战争,为的是凸显后半截的隔岸犹唱***花,交织出最终在战争里完成心灵救赎的故事。
老张多贼啊,他之所以这两年稍微有点歇着,一方面是受到荆小强影响启发,一方面是国内审查从一个极端到另个极端,他有人提醒不要拍那种阴暗面的东西了。
于是从拍摄到上映他都把荆小强的旗号打在前面。
是荆小强写的剧本,是荆小强的国内影业公司制作,是荆小强从海外拉的投资,是荆小强在海外推动发行。
宣传的时候也强调整部戏是荆小强构思,我只负责体现。
但是就像荆小强「复制」了这么多部电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他多多少少也在针对每部戏做些适宜的调整。
为了把《拯救大兵》的经典战争场面复制到《赎罪》里,不惜把整部戏的前后顺序重新排列。
老张哪怕拿到的是同一部剧本,拍出来的情绪走向就可能跟原作不一样了。
毕竟这跟黎鞍、老余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