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他们讨论了很久,终于在古籍之中找到了一个最为尊贵的名号“泰皇”,同时建立了一套新的制度。
奈何杨神对这礼仪制度和尊号都看不上。
“本王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旧号难及。”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其他再议。”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
尊号已定,君臣之礼成也!
虽然天下已经一统,然而,接下来便不是高枕无忧。事实上,乾国初生,却面临着内忧外患。
北之匈奴、东胡,南之百越,以往被七国各自分担的周边压力,现在全部聚在了乾国的肩膀上。
乾国虽然灭了六国,但对于六国的旧族还是很警惕的。也因此,在各地保留军队,还是有必要的。
而关中也是一样。毕竟,就算不论山东六国,关中的北面,也面临着匈奴的威胁。
该削减削减的,该留下留下的,剩下的便是乾国今后的军事布局,必须有着一个初步的议定。
此时乾国最大的军事布局还是放在了山东六国,至于周围的匈奴、百越,都是在次要的位置。
当然,军事的布局只是辅助手段,不是为了进行战争,而是为了协助各地重新建立秩序。
清剿匪寇,安抚百姓,丈量土地,编纳户口……
繁琐而又重要的议程到了最后,终于到了边境问题。
与匈奴、百越的冲突,可能是唯一要动刀兵,有着进行战争的可能。
百越那边,暂时不用担心,除非天泽连收服整个百越的能力都没有,那到时候就得卫庄出动大军横扫百越了。
“陛下,我大乾荡灭六国,然天下尚未安稳。山东有变,关中之军可顺流而东,据敖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