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侧倾式”上栏技术是他的标志性动作。
说是说能有效利用身体的旋转惯性。
使摆动腿更快地越过栏架。
但是。
凡事有利就有弊。
怎么可能都被你占了好处。
那么这么做,是有特点。
那么弊端是什么呢?
或者说代价是什么呢?
当然有。
就是。
当莱利的摆动腿过栏时,踝关节呈现出超常的背屈角度。
这种柔韧性使他的小腿几乎与栏架平行掠过,减少了过栏阻力。
但这种激进的技术也伴随着风险。
如果一旦步点出现偏差。
就容易导致碰栏失误。
当然第一个栏架他处理的不错。
没什么大问题。
既然没有问题,那么收益也不错。
作为东道主选手,舒本科夫在第七道采用了稳中求进的八步上栏策略。
可以看到他的起跑器设置比谢文君稍宽。
旨在增强横向稳定性。
枪响后,他以0.154秒的反应时间启动,前四步采用均匀加速模式。
步长从1.25米逐渐增加到1.55米。
频率保持在每秒4.6步。
这种保守但稳定的启动方式有助于减少失误概率。
而且他现在也不是那种要前面跑出多大优势的跑法。
只要稳中求进就行。
他也没有进入自己的巅峰。
那些标志的巅峰动作目前还有些做不出来。
在接近第一栏的最后三步,舒本科夫展现出强大的节奏控制能力。
虽然没有到自己的巅峰,但舒本科夫还是展现出了诸多的不同。
比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