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884章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

884章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9 / 10)

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频率上,而在全程中只有通过升、降频率来完成百米跑,所以怎么稳定,成了一个关键。”

“但又是不是步幅越大就越好呢?”苏神看着下面说道:“那肯定不是。”

“因为即便是步幅,超过博尔特也不是没有,比如布隆菲尔德(百米跑过39步半)。如果你考虑人体的生理比例,看步幅指数,加特林,贝利.科尔,麦克.罗杰斯等等都比博尔特更好。因此国内单纯扩大步幅的思想并不适合所有人,减少、消除冗余的“扩大步幅”,步频+步幅搭配才是最好。毕竟现代短跑的本质就是,以蹬为基础的高速位移中的放松技术,因此我们要确定按照人体个人的生理条件打造每个人不同的黄金步幅步频配比才是未来趋势。”

“我们国家陷入了人们通常将步长与步频当作“因”,而把跑速当作“果”,即人们通常认为的“有怎样的步长与步频,就会出现怎样的跑速”。”苏神道:“大部分人都是从优化步频与步长角度入手,对专项速度的提升进行研究。可其实步频、步长和专项速度间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跑速属于运动员处在跑动状态时身体重心水平位移运动学参数,但步长与步频则属于时空结构参数,双方是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员跑动中运动学指标进行描述。”

“那怎么做才是最合理呢?很早就有类似说法,比如即合理速度=运动员最大步长 94.12.9%x最大步频 95.1±3.5%。因此未来我们也要在数学模型研究上下功夫。若想有意识地促进步长增加、单步时间的减少,其实必须会使跑动力连续性与各个环节的用力系统性、共济性遭到破坏,会给人体跑动速度带来不良影响。实际上,对短跑运动员而言,其跑速主要会受到高速跑放松能力与高速摆动能力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相关研究中,应该重视对人体高速摆动能力进行反映的运动学参数,并围绕其展开深入探究才会更加科学化和体系化。”

兰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