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米兴许还能撑一会儿,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只不过扬汤止沸而已。
要完全赈灾,安置百姓,靠着这么点银子几乎不可能!
楚星澜:“那剩余的百姓呢?”
傅见寒沉声说:“剩余之人里,家中恐怕也没有多少余粮了。情况若是不加以控制,之后旱情愈发严峻,那受灾情况定然不止苏州,流民怕是也要有冲破十五万的可能。”
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真的有可能。旱情会蔓延,苍天若是不下雨,任谁来了都无济于事。
除非有人能够像撒豆成兵一样变土成米,否则没人能救的起这么多灾民!
楚星澜霎时头疼不已,“可我看城中如今依然有人在卖米,你们不是说每米了吗?”
傅见寒:“那是城中的米商吴固联合众多商贾专程从北边运来贩卖的大米。他们并不一次将米卖掉,而是不停屯粮,每日都在哄抬米价。”
“苏州城赈灾困难,有一半的原因都是他们在其中捣鬼。在朝廷开仓放粮的时候,吴固的人却趁机将大米全部囤下,灾民从别处买不到多少米,官粮也就很快耗尽。”
他说着恼恨地锤了一下桌子,“现在没有官粮吃了,大家就纷纷去买吴家的米,可那**商给出的米价又哪里是这群百姓给得起?”
楚星澜尴尬地看了他一眼。
要真追溯起来,他们家也是商贾之一。巧的是楚霆也是靠卖米发家。
季酥忙撞了一下傅见寒的胳膊肘轻咳了一声:“……见寒!”
傅见寒怔了怔,亦有些尴尬地解释道:“你不要误会,我没有呵斥楚家的意思。”
楚星澜讪讪笑了笑:“没事。我只是有些疑惑,从北边运米来卖,那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古代的运输可不比现在的物流省时省力。他们莫不是灾情严重看有利可图,就想要趁机赚一笔人血钱?